工程机械轮胎正确使用及管护5大技巧
阅读:2012-8-19 11:05:53 3608
工程机械轮胎(OTR)有4种分类:一是按轮胎用途及胎面花纹特征分类;二是按轮胎断面宽度分类,分为标准轮胎和宽基轮胎;三是按轮胎充气压力分类,一般充气压力0.54 MPa为高压胎,充气压力0.2~0.5 MPa为低压胎,低于0.2 MPa为超低压胎;四是按机型分类,自卸车为E型,平地机为G型,装载机为L型,压路机为C型。
轮胎的组成及性能:
轮胎有帘布层、胎圈、缓冲层、胎面四个主要部分组成,轮胎的性能基本上取决这四个部分。(1)胎面(2)缓冲层(3)帘布层(4)胎圈(5)胎层(6)气密层
轮胎的作用:(1)承受汽车自身与负荷的质量,保持其运行性能 (2)缓冲车辆行驶所收到的冲击与震动,保持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平顺性。(3)保证整个轮胎可靠的与地面接触,发挥改善车辆的牵引性、通过性和制动性
使用工程机械轮胎的正确方法:
1.起步和停机平稳
机械在起步时,轮胎由静止状态突然转动,如果起步速度过猛,轮胎与路面产生剧烈摩擦,可加速胎面磨损。因此,工程机械起步不要过猛,松离合器与加速应配合适当,使机械徐徐起步,平稳而不发抖,避免因轮胎与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的磨耗。
当机械在紧急制动时,轮胎与路面会出现滑拖现象,导致胎面与路面摩擦剧烈,产生高温发热。这样,不仅会加速胎冠的局部磨耗,而且极易造成胎面、胎体或胎体帘布层之间脱离、起瘤等损坏。在驶中,驾驶员应根据道路情况,多运用气制动,少采用制动器制动,尽量避免紧急制动。
2.行驶速度适中
机械若行驶速度过快,轮胎在路面上会产生滑移,造成磨损加剧。同时,高速行驶时轮胎变形次数增多,胎温急剧升高,胎体性增大,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减小,在稍有不平处车轮就会悬空而过,频繁地悬空跳跃行进,使轮胎与路面渭拖性磨损的机率增大,增加胎面磨损。因此,驾驶员应根据路面情况控制车速。
此械在下坡行驶时,应根据坡度的大小、长度及路面情况,控制适当的车速。同时要注意与前方顺向行驶的车辆保持50~100m以上的安全距离,并靠右行驶。在视距较短地带,应注意对方的制动情况,随时喇叭示意。在下长坡、陡坡且路面狭窄较险的地段,应随时做好停车、让车的准备,采取轻微制动或排气制动来控制车速。
在上坡行驶时,应尽量利用惯性行驶。适当变速,及时换挡,不要等机械停下来后再重新起步, 以避免驱动轮的滚动损失,加速轮胎的磨耗。
机械在转弯行驶时,驾驶员应根据弯况、转弯半径、行车密度及车速快慢操作。一般要适当减速,不要高速转弯,以免由于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造成单边轮胎超载拖曳,加速轮胎的磨损,甚至翻起翻车事故。
3.道路选择适宜
机械在无分道线的道路上行驶时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在道路的中央区行驶,以防止轮胎偏磨和避免个别轮胎因负荷偏重而爆裂。
机械在公路的维修施工地段行驶时,如因翻修路面或因爆破山石路面上铺满了尖石块时,应用低速缓行、选择路面的办法通过,避免轮胎因过度碰击被严重刺伤或划伤。
在通过泥泞便道、积雪冰冻地段时,预先进行观察,选择较坚实、滑溜量小的地方通过。遇到车轮打滑时,应立即停车,试行倒退,另选路线前进。如倒退时车轮同样打滑,则应将轮胎打滑处前后和两旁的稀泥排除,或设法在车轮底下及周围铺上石块、沙子或草。不要采用猛轰油门硬性通过的办法,以免轮胎愈陷愈深,因原地空转而急剧发热,造成胎面及胎侧严重划伤。
4.搭配合理
械前后、左右的轮胎必须搭配合理。同一机械装配的轮胎应保证厂牌、规格、结构、花纹、负荷相同。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不能混装;轮辋直径、宽窄不同的轮胎或断面宽度不同的轮胎均不得混装。否则,将使个别轮胎磨损加剧,造成早期损坏或爆胎。换用新轮胎时,以冬季或春季为宜,须按规定的旋转方向安装,最好将全部轮胎同时更换。如果确需新旧轮好将全部轮胎同时更换。如果确需新旧轮胎搭配使用时,其磨损程度相差不得超过5mm,且应先更换前轮轮胎。同时,应结合保养周期进行轮胎换位。
5.气压正常
轮胎的气压必须保持正常。气压正常时,胎冠与路面接触面积较大,承受载荷均匀,磨损正常,若气压过底,则轮胎的刚度下降,承载后变形严重,因胎肩局部着地使磨损加剧,变形严重时还会引起胎体发热,造成帘线疲劳、胎体分层等早期损;若气压过高,会使轮胎发硬、弹性降低,帘线因受到过度伸张而折断,同时由于接地面积变小,加速胎冠局部磨损和增加单位面积负荷, 引起早期损坏或爆胎,这一现象夏天尤为严重。因此,驾驶员在工作前要注意检查轮胎气压, 不足时要及时充气。
6.保养及时
机械在行驶中,如果出现乏力、操作困难、车身倾斜、异响、抖动或有烧焦气味时,应立即停车检查轮胎状况。途中休息时,应检查轮胎气压和温度是否正常、轮胎螺母是否松动、轮胎是否被刮擦等情况,并认真查看胎面有无杂物嵌入,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。
机械在行驶时,轮胎因不断地挠曲变形而发热,导致轮胎温度升高(用手背触及感觉烫手),轮胎气压也随之升高,在炎热季节行驶时,轮胎发热和气压升高的现象更为突出。遇到这种情况, 切不可用放气或浇泼冷水的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,最好停在阴凉处降温后再行驶;若途中需要涉水,应先停车休息,待轮胎降温后方可下水;行驶后保养时,亦应等轮胎温度下降后方可用水洗车,否则会使轮胎骤冷变形而发生裂纹,造成早期损坏。
在冬季严寒条件下长时间停放野外时,应在轮胎下面垫上木板、树枝、沙子等,禁止用沥青和汽油搅拌后的物质涂抹在轮胎上。
7.选好停机地点
机械在行驶途中停机和到站后停机时,要选择平整、干净、无油污的地面停放,避免石头顶着轮胎和轮胎接触油污,尽量避免在坡道上停机,夏季应停放在阴凉处,避免轮胎在烈日下暴晒;严寒季节应停放在避风向阳处,防止轮胎与地面冻结。长期停驶的工程机械,应支起机架,解 除所有轮胎负荷,按规定给轮胎充气到标准气压的90%,并在轮胎表面涂一层石灰石粉,亦可将轮胎清洗、晾干后,刷涂IXF橡胶防老化涂层,以避免阳光照射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。
8.存放妥当
轮胎的存放条件好坏对轮胎的影响很大。如果在良好条件下保存轮胎,一个新胎可以维持5 年不变质或只有轻微变质,如果保存条件不好,一个新轮胎可以在一年内报废。在干燥、密闭、黑暗及室温在4~l6℃的条件下保存最为适宜。不应在热室或靠近散热器、炉子处保存,也不应在潮湿、空气流通大的地方保存轮胎。同时,轮胎应按直立或水平堆放的方式进行放置。
工程机械轮胎保养的5大方法 :
轮胎是轮式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技术状况直接影响轮式车辆的牵引性、通过性、平稳性、安全性、舒适性和经济性。据统计,轮胎的维修费用约占整台车辆正常维修费用的15%。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,对防止轮胎非正常磨损、延长使用寿命、节约成本、提高其使用效益和保证安全作业等都有现实意义。本文通过分析轮胎非正常磨损的原因,提出了若干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措施,供各位用户参考实践,以节约成本,保护机器,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轮胎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因素而造成的非正常磨损,是令广大司机朋友头疼的事情。有轮胎气压的过高、过低,超负荷作业、四轮定位不良、以及操作手驾驶技术不熟练导致的野蛮操作、轮胎的选配和安装的不合理以及外部坚硬物的损害等,都会减少轮胎的使用寿命。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非正常磨损,就需要做好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:
首先,严格遵守轮胎充气标准,充气后应检查各部位是否漏气,并应定时检查轮胎气压,确保符合标准。养成使用气压表测量气压的习惯,不可用肉眼判断。保证轮胎有一定的弹性,在承受的规定的负荷时,使其变形不超过规定范围,保证车辆在行驶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舒适性。备胎的气压要充的相对高一些,以免日久跑气。
其次,要正确选配和安装轮胎,并按轮胎规格配用相应内胎。同一机械上装配的轮胎应保证同一品牌、同一结构和同一性能。如果这一点不能做到,应该在同一轴上装配同一品牌、同一规格、同一花纹和类型相同的轮胎;换新轮胎时,应做到整车或同轴同换;带有方向性的花纹轮胎,应按照规定的滚动方向安装;换用新轮胎时,应将新轮胎装在前轮上,修理过的轮胎装在后轮上。为确保行车安全,翻新的轮胎不准作转向轮(前轮)使用。
第三,定期进行轮胎换位。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,前、后轮胎在疲劳和磨损程度上就有所不同,因此应该按规定及时换位。换轮胎有交叉法和循环法两种。交叉换位法适用于经常在拱性较大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,而循环换法适用于经常在较平坦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。
第四,还要控制轮胎温度,车辆在行驶过程中,轮胎因摩擦、变形而产生热量,使轮胎内部的温度、气压升高。当轮胎温度很高时,不能采用放气降压的方法,更不能给轮胎泼水降温,以免加速轮胎的损坏。应在荫凉地方停车休息,待轮胎温度降低后方可继续行驶。车辆途中停车和到现场,要养成安全滑行的停车习惯。要选择平整、干净和无油污的地面停放,每条轮胎都要平稳落地,尤其是车辆装载过夜,更应该注意选好停放地点,必要时将后轮顶起。当车辆长时间停用时,应该用木块将车架顶住,以减轻轮胎的负荷;轮胎没有气压时不能就地停放,应将车轮顶起。
第五,轮胎应该避免存放在阳光、油类、酸类、易燃物及化学腐蚀品附近。所有的轮胎都应存储在冷却、干燥和黑暗的室内,轮胎应立放,严禁平放、堆叠或串心悬挂。存放期不得超过三年。内胎如需单独存放,应充以适量的空气,不得折叠、平放或堆叠。不单独存放时,需放在外胎内,并适量充气。
以上由临沂成硕机械整理发布,最后来说说,工程机械轮胎和普通轮胎之间的区别吧,汽车轮胎的气压高,是高压胎,825R20以上的都打13个气压。工程胎的气压低,是低压胎,像铲车的轮胎比人还高,但它只有3到4个气压。此外它们两者的设计理念也是不一样的!